明崇祯十二年,颜神镇 著名的政治家、科技史家孙廷铨公元1613—1674年),初名廷铉,字枚先,又字次道、伯度,号沚亭,又号沚园灌长、灌长氏等,益都县颜神镇(今淄博市博山区)大街人,一路过关斩将,连中解元、会元,进入殿试,明崇祯十三年(1640年)成进士,授大名府魏县令。清顺治二年(1645年)应召入京,荐授河间府推官,历任户、兵、吏三部尚书,奉命参定大清律,加太子太保、晋少保,康熙二年(1663年)拜内秘书院大学士,入参机务。士冯溥的《孙文定公墓志铭》说他“以暨登任台鼎,其质朴之衷,清慎之操,始终如一,无少变更”,是为确评。纵观孙廷铨为官一生,跨两朝,居三代,一路顺风,青云直上,无罢无贬,避过风险,靖国保族,幸也!据说,当年,孙挺铨参加乡试、会试时,往返博莱古道,后高中进士,
至帝师,康熙曾亲书“为帝者师”、“帝赉良弼”两幅匾额赠给孙廷铨。颜神镇老百姓尊称孙阁老求学、考试之路,为秀才岭,沿袭至今。
评论